第137章 堪比推恩令,陛下背后有高人_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云海小说网 > 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 > 第137章 堪比推恩令,陛下背后有高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7章 堪比推恩令,陛下背后有高人

  第137章堪比推恩令,陛下背后有高人

  刘伯温目送张异离开,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等许存仁劝他,他才勉强压下这口气。

  “此子虽然有些本事,但好高骛远,不接地气,也难成大器!

  龙虎山的人,大概格局也就如此了!”

  刘伯温很不客气地喷了张异一顿,许存仁愣住,心情本能不喜。

  张异虽然不肯拜他为师,但也算是半个弟子。

  他跟刘伯温是老乡,也有多年的交情,他也知道这次张异确实把刘伯温气坏了。

  “你大概还不知道吧,今日朝廷出了一件大事,陛下在改革科举上又有新规……”

  “哦,是什么?”

  许存仁确实不知道这件事,国子学本就远离行政中枢,而他最近为了迁移国子学和找算学老师这件事,早就焦头烂额。

  “陛下将科举分成南北榜,以后南方士子和北方世子,各自录取!

  且陛下下令,凡是开恩科之前,愿意前往北方定居的南方考生,可以北榜录取!”

  “什么,陛下这是胡闹!”

  许存仁闻言第一时间和其他人完全一样,是本能的抗拒。

  但刘伯温说完,他却冷静下来。

  “陛下这么做,恐怕已经是在为未来北方的统治铺垫了,数百年的时间,南北汉人人心已散,此法可让部分人归心,

  且百姓知道南方的皇帝对北方照顾有加,也能降低我大明军队统治的成本!

  陛下这一招虽然动了我南方的利益,但于天下,于大明的统治来说,就是神来一笔!”

  放下利益之心,刘伯温回到一个心怀天下的儒家人应该有的心态,他越想越觉得朱元璋这一计很厉害。

  他此时方有属于他名士的风采。

  许存仁和浙东出身的其他人一样,本来对南北分榜很抵触,但刘伯温一说,他也明白过来。

  “这件事的对与错,只看你立场站在自身还是天下的角度!

  不怕你笑话,今日陛下宣布南北榜之事,老夫带着百官去逼宫了,

  只是陛下似乎早就料到了我们会如此,直接打杀一些人,又拉拢一些人!

  虽然我知道故土难离,可皇帝这个政策肯定会吸引一堆人迁徙北方,毕竟科举的诱惑太大了……

  我就不信有一些商人会忍住诱惑,前往北方定居!

  可是他们一定居,他们的资源,他们的生意,也会随着过去,过上十几年,几十年。

  他们就会成为地地道道的北方人!

  许老,一个南北榜,是阳谋呀!

  老夫在前来这里的路上,就已经想通了,我相信今天晚上过去之后,还有会许多人想通陛下的算计。

  可那又如何?

  陛下一个南北榜之策,堪比推恩令!

  就算我等看清楚,想清楚陛下的谋算,也挡不住这即将形成的大势!

  未来两年,肯定会有许多人,或者说,属于江南的资源,向北方倾斜!”

  许存仁瞠目结舌,一个小小的南北分榜,他还没看出个所以然,刘伯温居然能从这件事里分析出如此多的东西?

  看来张异说得没错,他确实不能算是一个比较合格的政治家,最多算学术型官僚。

  而跳出利益的圈子的刘伯温,才是散发出真正属于他的光彩。

  可在刘伯温的叙述中,朱元璋才是许存仁真正佩服的对象。

  一个南北分榜,一个算学入科举!

  这些惊天动地的改变,就足以让朱元璋在史书上留下一笔。

  南北分榜之策,还能顺带削弱和分化南方的实力,分流北方……

  加上收买人心的作用。

  等于说皇帝只凭借一个政策,就顺利完成了分权,收买人心和平衡南北几个作用,这确实算得上是非常精彩的阳谋。

  “咱们那位陛下,确实不是一般人呀,这等谋划,我光是想想就无法入眠!”

  刘伯温意味深长地看了许存仁一眼,说:

  “许兄,伱真觉得这是陛下想出来的?”

  “难道不是?”

  刘伯温对于许存仁反问的回应,是摇了摇头:

  “不像是,我更觉得陛下背后有一个高人……,这堪比推恩令的阳谋,是那位高人想出来,并告诉陛下的!”

  “高人?”

  许存仁努力回想,也想不出朱元璋身边会有什么高人?

  在朱元璋的班底里,能称得上高人的人,大概只有眼前的刘基。

  李善长是处理政务的能手,在政治上他可以跟刘基评一评,甚至在某方面也许比刘基还强一些。

  可如果比对各方面,李善长是不如刘伯温的。

  刘基都不能算高人,那朱元璋的班底里,还会有谁?

  刘伯温见他这个模样,笑:

  “肯定不是我们认识的老伙计……,不是我刘基自负,其他人在我眼里,不足为虑!”

  “不对,既然如此,那陛下身边更不可能有高人哪!咱们陛下登基才几天,哪来的高人来投?

  就算有些人想投靠陛下,也是选择观望到大都那边出结果之后才会定下,你是怎么判断出陛下背后有人,别不是你胡思乱想?”

  刘伯温道:

  “绝对不是,陛下这个南北榜的政策,出来很急,上次你推算学入科举,陛下很明显还没想到这个政策,所以毫无动静!

  若是当时他哪怕有一些想法,都不会毫无铺垫!

  可是今天,他就将这个神来一笔的政策在毫无铺垫的情况下放出来,显然是乘着算学入科举的大势,顺带改造科举!

  这也侧面证明,陛下在不久前,还不知道这个政策!

  所以,这两天,必然有一个高人告诉陛下南北分榜的事!

  陛下也跟我一样,觉得这个政策很好,所以才强力推行”

  刘伯温看了许存仁一眼,说:

  “我来之前,还有几分怀疑是不是你提议的,看来不是……”

  他这句话倒是提醒了许存仁,他突然有些心虚。

  算学入科举一事,已经让老许感受到了许多压力,别人巴结他得有,可是仇视他的人更多。

  南北榜这件事他可不能再往身上揽了,这玩意要命呀!

  “算了,不提了,咱们还是聊正事,关于算学的教材,我十天之内给你编出来,到时候我会交给你,跟你徒儿的教材一起交上去,看看皇帝选择谁的……”

  刘伯温话锋一转,还是转到算学教材之上。

  提起张异,他又没了好语气。

  许存仁讪笑:“刘兄何必跟孩子置气,他就是随口说说,让张异编写教材他拍马也比不过你!”

  “此事许兄就不用说了,既然那孩子如此狂妄,老夫也想看看他的本事。他若是一般的孩子,我也就算了,不过既然是龙虎山的人,总不能让他看低我们!”

  许存仁闻言,就不再劝了。

  他自己就是读书人,自然明白刘伯温心中那种门户之见。

  别看他们这些人平时平易近人,跟僧人,道士之流也有交往,可是如果涉及到某些核心的东西,大部分读书人还是从心底看不起僧道的。

  张异换个身份,刘伯温大概会很待见他。

  可他和他背后的龙虎山,从朱元璋利用来打压孔家开始,到种痘法、到插手科举……

  在这位老友眼中看来,都是大逆不道之事!

  许存仁对张异另眼相看的初衷,何尝不是想要将张异拉回“正途”,脱去他身上的道袍,成为一个读书人?

  “罢了,左右那孩子输了也不丢人,随他!”

  心中暗道一句,许存仁口中道:

  “那就谢过刘兄了!”

  “许兄客气,此事本就是我辈义不容辞之事!”

  刘伯温交代完这些,转身离开。

  许存仁亲自送他走,回到书房,却见张异咬着笔,不知道思考什么?

  他进入书房,唉声叹气,神不守舍。

  张异好奇打量他:

  “先生,你又怎么了?

  那老刘欺负你了,要不要学生帮你报仇?”

  许存仁瞪了他一眼,却没什么兴致跟他插科打诨。

  他说:

  “刘伯温告诉我一件事,比算学入科举的事还要大,这件事可能跟你老师还有一些关系……”

  “什么事?”

  张异心不在焉,只是在纸上涂鸦,可许存仁口中刚说出南北榜三个字,他吓得笔都丢了。

  “什么玩意?”

  “陛下今天临时下了一个决定,在科举改革中,施行南北分榜,以后科举,南方人一个榜单,北方人一个榜单!”

  “我去!”

  张异这次是彻底失态了,南北榜为什么会提前三十年出现在大明的国土上?

  他脑海中马上想起他和朱标说的内容,难道……

  张异心中思虑万千。

  “不对,先生,你说这件事和你有关?”

  张异此时才明白许存仁唉声叹气的原因,许存仁看了他一眼,有气无力:

  “严格来说,和你也有关?”

  “怎么又扯到我身上了?”

  “还记得那天咱们讨论【公平】吗,这些事我跟陛下说过,今日刘伯温跟我说的时候,说他猜测陛下背后有高人……

  我初时还不觉得,因为我们这些跟着陛下的老人是知道的,陛下这个人根本就没机会接触别人,

  更不要说让他轻易相信一个高人了!

  刘伯温认为陛下背后有人,我却想起关于南北榜背后的【公平】之论,

  所以我有八成把握,所谓的南北榜是陛下根据我那天的话,自己悟出来的……”

  许存仁将那天的话说给张异听,张异冷汗涔涔。

  吓死老子了!

  他还以为南北榜这件事,是从朱标那里泄露出去的!

  屁股决定脑袋,不一样的公平。

  这些事都是他跟许存仁论道过的理论。

  许存仁告诉皇帝,皇帝从中悟出道理,然后想出南北榜?

  虽然感觉有些古怪,但也不是不可能?

  张异对张正常的信任,让他还是本能相信了许存仁的解释。

  许存仁将刘伯温说过的话,都说给张异听。

  张异听完,大拍桌子:

  “我就说刘伯温怎么好好来找老师,原来是被皇帝训斥过了呀,说得好,这家伙就该被教训……”

  刘伯温的历史评价是很高的,张异对他也很尊重。

  但既然在现实中成仇人了,他也不介意黑他一把。

  他的事只是小事,让张异更加激动的,是洪武皇帝对南北榜的运用。

  历史中的南北榜,只不过是朱元璋发现他在南北弥合这件事上做错了,导致积重难返而不得不选择的亡羊补牢的方法,

  可同样的南北榜,转移到洪武元年,却是神来之笔。

  尤其是朱元璋定下的迁徙北方就能获得户籍的策略,太特么牛了。

  这是历史里边的南北榜里没有的,也是让张异打消疑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不就是高考移民吗?

  还是由皇帝亲自主导的高考移民。

  有这条政策在,张异知道南方的地主大儒们想要同心反抗皇帝的联盟注定要破解了。

  这是赤裸裸的分化之策,而且是阳谋,你知道了也无可奈何!

  南方那些士绅看不上南北榜给北方带来的福利,可底层的、寒门的读书人可不一样。

  所谓的故土难离,在利益面前一文不值,更何况是事关功名的事?

  将本来应该是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利益冲突,重新分割之后,所谓的反抗也变成无源之水!

  这个政策的出现,让张异对深宫中那位皇帝的水平,心服口服。

  “不愧是老朱,真厉害……”

  张异对朱元璋的赞叹,真心实意。

  有这条政策下去,大明的国运很有可能因此改变。

  平衡南北,汉人归心!

  大明也走在了更好的选择之上。

  虽然南北榜一事,不可避免给张异种下一颗怀疑的种子,但终究给他压下去了。

  “行了,你回去吧,有空记得来上课,你逃课太多,要是让陛下知道了你也少不了挨板子!”

  许存仁心情不好,也懒得跟张异多说。

  张异嘿嘿笑,南北榜一事估计是给许老吓坏了。

  要是让外人知道南北榜也是他起的头,估计他回老家都要被乡亲们扔石头了

  张异从许存仁那里还知道一件事,那就是皇帝想要搬迁国子学。

  他也明白,随着他干涉的历史事件增多,蝴蝶效应不可避免产生。

  也许十几年后才会出现的国子监,很快就要出现在大明的国土上。

  张异想起这件事,马上想起朱标。

  “知道,先生再见!”

  张异告别了许存仁,回道观。

  看到道观门口的马车,张异就知道谁来了。

  “黄哥哥来的挺早?”

  等着张异的人,自然是朱标。

  从孙氏身上确定大蒜素有效果之后,朱元璋父子对大蒜素的重视已经前所未有。

  朱标今天是带着任务来的,就是为了带去更多的大蒜素。

  毕竟皇帝的妃子还等着救命呢!

  “废话不说,你最近搞了多少大蒜素,我全要了……”

  “嗯,大概还有十几瓶,一瓶大概是一天的量,不过我大蒜没了,应天府的大蒜快被我买空了!”

  大蒜这种东西并不是生活必需品,至少在这个时代是这样。

  商品经济被朝廷打压,哪怕是应天这种地方,想要搞到大蒜也不容易。

  张异和邓仲修只是个道士,没有其他门路。

  自然搞不到太多的东西。

  “回头我给你搞几千斤!”

  为了活命,也为了好好利用大蒜素,朱标咬咬牙,答应了张异。

  “张异,你有没有打算,将大蒜素当成一门生意去做?

  我去了家书给父亲,他对这件事应该很有兴趣!”

  朱标想打大蒜素的主意,张异想了一下,点头同意。

  反正这东西放在他手里,除了装装神棍用来糊弄百姓,或者结交权贵,其实也用不到多少。

  他又不想去走巴结高层的路子,如果从赚钱的角度来说,交给黄家父子运营也行。

  如果他们父子信得过,以后自己鼓捣出来的玩意,也可以交给他们。

  当然,前提是他们不耍心眼。

  “这是你铅笔买卖的分红!”

  朱标今天有备而来,早就准备好了一批银子。

  “至于大蒜素,我给你投了一千两银子,今日再拿你这些东西就当抵消了,以后我从你这里拿一瓶大蒜素,如果是一用一瓶的小瓶,我以三两银子收。

  如果是一瓶三用的大瓶,我以十二两银子收!

  我黄家拿着大蒜素出去卖,多出来的利润,和你六四分成如何?

  我们这边需要承担一些成本,所以厚颜多拿一些!”

  朱标这么说,张异反而信了他。

  商人在商言商,他如果大包大揽,将利润的大头交给自己,张异反而怀疑朱标的居心和身份了。

  可是朱标给出的利润分配模式,算得上合理。

  他需要朱标的渠道,朱标需要他的技术,两人一拍即合。

  “回头,等我父亲回来,咱们在城里开个工坊!”

  张异点头同意,二人还签了一张契书。

  张异突然问:

  “朱兄,你家既然来京城,家里的生意也支棱起来了吧,我还不知道你家的布行是什么名字,在哪?

  改天路过,也要照顾一下你们的生意!”

  朱标愣住,发现张异正盯着自己,他笑起来:

  “你若好奇,改天我带你去,我们家的布行不难找,下次你去国子学上学的时候,说不定还会路过……”

  张异对朱标的试探,被朱标轻易化解。

  他又试探道:

  “大哥,我倒是有个好消息跟大哥说一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hai9.com。云海小说网手机版:https://m.yunhai9.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