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 狠下心来搞事,争取一个窝头50两_大清话事人
云海小说网 > 大清话事人 > 227 狠下心来搞事,争取一个窝头50两
字体:      护眼 关灯

227 狠下心来搞事,争取一个窝头50两

  这也是福长安,对于龟缩战术极度不满的关键原因。

  即使不直接冲击贼兵大营,也可以用骑兵袭击粮道,尽可能的给贼兵制造麻烦。

  ……

  “不好意思,诸位,我来晚了,自罚三杯。”刘千走进酒楼,立马拱手行了一圈礼。

  “咋的,牛爷,路上不太平?”

  “我瞧着一堆人抢米,江宁城守得住吗?”

  一胖子举着酒杯笑道:

  “固若金汤。”

  众人连忙举杯,为固若金汤干一杯。

  一老者抬手,示意安静:

  “在座的都是咱江宁有实力的商人,高某人倚老卖老,说两句?”

  “江宁是南方第一重镇,外面又来了京师八旗援兵。这贼兵肯定是占不到便宜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那么问题就来了~”

  老者故意卖了个关子,停顿了一会,才说道:

  “如何,在这段时间内大赚狂赚一笔呢?在座的都是自己人,大家在商言商,有什么建议畅所欲言吧?”

  “高老爷,实在是高。”

  众人眼神兴奋,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高老爷给刘千使了一个颜色,

  刘千立马起身:“诸位,按理说我是外乡客商,不该先开口。可这些日子和诸位一见如故,觉得若是不坦诚,实在对不住各位。”

  高老爷立马接话:

  “牛爷不必见外,咱都是自家人。”

  “对对,甭管你是哪儿人,来了咱江宁,就是江宁人。”

  刘千立马做感激涕零状:

  “江宁是个好地方,就是吊天热的一批。”

  哈哈哈哈哈,众人笑。

  高老爷也抚须笑道:

  “融入的很快嘛。若是再娶上一房本地妾,那就彻底算咱江宁人了嘛。”

  ……

  这是一场典型的大清式饭局。

  先谈感情,喝酒,把气氛烘托起来。至于说谈事的环节,仅占据很短的一会时间。

  刘千仅仅是透露给在场众人,他在军中有一些人脉!可以保证货物的进出畅通,不会被城门守军刁难。

  众人肃然起敬,多敬了2杯。

  有高老的背书,有特殊人脉,加上这些天的融入,刘千成功的打入了这个投机圈子。

  高老爷收了他500两银子的孝敬,加上觉得他的建议很不错,确实能挣钱,于是就做了这牵头的发起人。

  二十几个商人约定了出资比例,又各自拉了一些小兄弟入伙,形成了一个联盟。

  当然了,吃独食天打雷劈。

  总督府那边,得送一份。

  高老爷上门拜访了李侍尧的一位师爷,此人不置一字,但收下了礼物。

  这个态度就已经足够了。

  师爷不可能代表总督府给任何承诺,但是只要不影响大局,不搞出乱子,这份银子的分量又不轻,那他是可以代表李总督默认的。

  李总督日理万机,不可能管这些小事。他只需要知道有商人孝敬了一份厚礼,就够了。

  ……

  这世上的事,不可能人人皆赢。

  有人赢,就有人输!

  这一局,输的是江宁上百万百姓。

  米价,盐价都开始飙升。

  乾隆年间,江南地区的正常米价在一斤12文左右。如今江宁城中,米价已经突破了30文。而且看势头,40文指日可待。

  而遍布城中的大大小小上百家米铺,上板打烊的时间却越来越早。

  恐慌情绪是会传染的!

  每天清晨就开始排队购米,队伍越来越长。

  居住在城中的百姓,往往没有什么存米。许多人家的米仅够三五日的吃用,干柴也是如此。

  幸亏李郁没有断了煤饼的渠道,照样敞开卖。

  用他的话说,打仗的目的未必全是仇恨,而是利润!

  满载煤饼的船照样在下关码头停靠,一手收钱,一手卸货。

  江宁绿营兵们如临大敌,坚决不许人下船。监视着卸货完毕,船离开才放心。

  但他们也不敢对船动手,否则城中断炊大家都没的好。

  ……

  刘武的水师,开始了定时巡航。

  凡是去往江宁的船只,全部扣留。不服从者,开炮击沉。

  江宁守军也有部分水战力量,但船偏小,船型老旧,仅能勉强日常巡航。对上李家军的战船,好似螳臂当车。

  刘武调来了一艘2200料的红单船,还有5艘嵇康号战船,就牢牢控制了江面。

  又在江心洲临时修筑营房。

  砍伐木材,垫高地基,修筑通风性能良好的屋子,供无需巡航的水手在里面歇息。

  夏季炎炎,甲板上晒死人。船舱内好似蒸笼,气味令人作呕。

  长期在船上,水手的患病率特别高。

  体力就是战斗力。

  战争在很多时候,不是比强,而是比烂。

  一场战役下来,往往是病死累死的,比战死的还多。

  吃不好睡不好的军队是打不了仗的。热腾腾的饭菜和黑火药的地位同样重要。

  以上经验有特例,但不多。

  ……

  高老爷经营的生意很广泛。

  从药材,到大米、布匹都有涉足。在江宁的繁华闹市有半条街的产业,人送外号高半街。

  他的胞弟在安徽巡抚衙门做幕僚,儿子又中了举人。

  俨然本府望族,商人堆里的主心骨。

  在刘千的建议下,他先放风后囤积,一粒米不向外销售,门口的挂牌价却是天天换。

  商人逐利,其余小型米商纷纷跟进。今日你涨4文,明日我涨5文。

  不过,很快就出现了一个问题。

  大部分米铺的供货渠道断了,城中存米最多的就是高老爷名下的5家米铺子。

  “牛爷,你说我这批货转手一卖,倒是有4倍的利润。可是往后呢?米仓卖空了咋办?老夫这几日打听了,进城门倒不是难事。难的是从哪儿筹集如此大量的白米?”

  刘千不露声色,继续追问:

  “又是为何?”

  “牛老弟没做过这大米生意,大宗买卖必定走水运。陆运成本太大,最重要的是江宁城周边全部沦陷,小批量的白米倒是好弄,大宗的只能从江北搞。”

  “贼兵战船封锁了长江,过不来吧?”

  “对喽。”

  ……

  高老爷遗憾的摇摇头,本来可以赚一座银山的。

  现在

  他的伙计全部撒出城,在周边收购白米再走太平门悄悄运进城。

  正蓝旗第3参领第2佐领多隆大人,就驻扎在太平门。

  此门两翼皆是依托山势而建,位置重要。驻扎了5个佐领的八旗兵,还有200多号绿营兵,火炮32门。

  刘千不露声色,他和城外的主公一直有密信来往,知道当前的局势进展以及主公的一些心思。

  他暗自提醒自己,得绷住了。

  火候没到!

  等主公的大军全歼京师八旗援兵,江宁成为孤城,人心惶惶时,才是撺掇高老爷变本加厉疯狂涨价之时。

  主公想要的是一座主城相对完整的江宁城,还有东南第一大城百年积累下来的泼天财富!以及数十万破产的居民!

  这民心绝不能留给清廷。

  围城期间要狠下心来搞事,争取一个窝头50两,才能把清廷在江宁的民心给砸个稀巴烂。

  然后,主公进城。

  宣布将米价打到史上最低谷,敞开供应。并清算奸商,清算清廷旧官吏。

  届时,全城百姓都会热泪盈眶,跪在道路两侧高呼万岁。

  秦淮河里漂浮的都是民心

  请收藏本站:https://www.yunhai9.com。云海小说网手机版:https://m.yunhai9.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